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TOP100

分享到: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不创新就会落后。中国要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者,模仿和照搬别人的日子逐渐成为过去。在建设“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创新力量。

百强高校的分布和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分布基本重合。榜单显示,百强高校分布在23个省市的35个城市。其中,江苏省有18所高校入列百强,北京市有17所,广东省有9所,上海市8所,陕西省7所,湖北省6所,山东省5所,浙江省4所。资金扶持成为高校保持创新力的重要源泉。榜单显示,百强中69%为部属院校,虽然“211工程”已取消,但79%的百强高校为原“211工程”院校,这些来自中央层面的资金扶持无疑成为创新力的重要保障。而入榜的地方院校也基本都是地方重点建设大学。

地方院校排名前十的高校为: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只有前四所院校位居全国前50强。其中,位列全国第32名的江苏大学为“双非大学”(即非985、非211)排名第一。榜单显示,获得科技及专利奖项或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能够显著提升一所大学的创新力排名,当然这有很强的时效性,当这些方面的数据表现不佳时,排名很快就会随之下降。真正具有创新力的是那些能够年复一年地持续地开展着创新性工作的大学。

总榜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无疑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的高校,其在科技经费总额、国家科技奖、有效发明专利量、中国专利奖等方面数据均高居榜首。在过去的2016年,清华大学获得了19项国家科技奖和8项中国专利奖。位居第三的北京大学则在学术方面名列前茅,其在国际级顶级期刊数量、自然指数、ESI世界前1%学科数目等方面均位列第一。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并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百强院校基本都为综合性大学(包含一些师范类大学)或理工科大学(包含一些农林类大学)。而偏文科性质的财经类大学、语言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几乎难以入榜。仅存的文科性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也仅仅位列全国第95名。

令人意外的是,常年在中国大陆各类高校排行榜上高居前十的武汉大学,此次跌出前十,仅位列全国第22名,不及同城位于全国第13名的华中科技大学。当然,也有一些普通高校表现抢眼,比如位居第80位的常州大学、第82位的济南大学和第92名的广州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建设重要指标的ESI世界前1%学科数目,百强高校中仅位列93位的南京林业大学目前该数据为零,其余高校均有1个以上学科进入全球前1%。可见,学术水平极大地影响着高校的创新力。这百所高校或成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力。

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新工科”概念之后,中国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的目标: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无疑,这百所最具创新力的高校也将是未来中国“新工科”大学的重要成员。

来源:标准排名